聚焦民生领域宁波市场监管局公布十大典型案
中国宁波网记者王岚通讯员钟新宇陈蔚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今天发布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亮剑”保障民生安全综合执法行动典型案例十起,以示警醒。
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件,罚没款.07万元,查扣物资吨,移送公安机关39件。
1、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案
年1月7日,宁波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发现当事人在 2、生产“问题”阀门产品案
年12月2日,余姚市某阀门有限公司被发现仓库有个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该产品的出气口是非螺纹接口,但产品未带切断装置。随后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产品不合格。以上产品货值金额为元,因未销售故无违法所得。
年3月31日,余姚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液化石油气调压阀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涉案物资、罚款2.16万元的行政处罚。
3、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案
宁波市江北区某商务宾馆于年5月中旬开始营业,但使用电梯于年8月检验到期且未经定期检验。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宁波市江北区某商务宾馆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4、生产销售违规食品案
年1月20日,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系统移送的不合格信息,发现慈溪市某食品有限公司于年11月27日生产的火锅年糕监督抽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经查,当事人生产该批次火锅年糕共40袋,均已销售给被抽检单位宁波市海曙高桥某超市,售价2.5元/袋,以上共计货值金额元,违法所得元。
当事人因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年糕的违法行为被处罚没5.51万元的行政处罚。
5、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案
宁波某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在检查中被发现涉嫌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事大米生产活动。经查明,当事人从他处采购某品牌山泉米、某品牌东北珍珠米共计袋。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情况下,自行加工包装。截至案发,当事人已生产完成大米数量共计20袋,尚未进行销售,无违法所得。
年5月9日,海曙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作出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等物品及共计罚款11万元的行政处罚。
6、销售不合格油品案
年3月16日,鄞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销售的柴油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报告显示当事人所销售的车用柴油为不合格。截至案发,该批不合格的车用柴油剩余6.02吨,案值5.万元。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宁波市鄞州某润滑油零售店涉嫌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违法行为作出移送公安机关的决定。
7、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案
宁海县跃龙街道某电动自行车行于年7月,以元/辆的价格(不含电瓶)分别购入型号规格:TDTZ电动自行车2辆、型号规格:TDTZ电动自行车3辆。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样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当事人因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的违法行为被处罚没1.万元的行政处罚。
8、销售不合格口罩案
年2月14日,北仑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的移送案件材料,称当事人于年3月30日一次性销售了个KN95口罩,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将上述KN95口罩交付购买方。经司法鉴定,上述口罩“过滤效率”“泄漏性”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汪某某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口罩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个,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
9、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年3月1日,某工程公司在奉化区某幼儿园设施提升工程装修项目中,使用了假冒“HEGII”注册商标的儿童洗脸盆、儿童龙头、儿童蹲便器等一批卫生洁具。上述假冒“HEGII”注册商标卫生洁具合计金额元。目前该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10、违反认证认可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案
象山县某批发部于年11月从原经营者处接手手机充电器18盒,均未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共计货值金额元。当事人还从原经营者处接手一批家用燃气灶,现场共发现台,均无熄火保护装置,共计货值元。
象山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象山县某批发部销售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手机充电器的违法行为责令改正并作出罚款元的行政处罚,对其销售无熄火保护装置的家用燃气灶具的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没收现场查获的家用燃气灶具台、并作出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659.html